节点文献

文本失范语境下《瘗鹤铭》作者身份的经典化塑造

The Classical Shaping of the Authorship of Eulogy for Burying a Crane in the Context of Textual Disorder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伟

【Author】 Wang Wei;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要】 焦山摩崖石刻《瘗鹤铭》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颇享盛誉,但学界对于铭文作者、作年及文本内容的研究始终聚讼纷纭。《瘗鹤铭》的详实记载最早见于欧阳修《集古录跋尾》,推究其中“真迹”条所记“甲午”“壬辰”纪年符号背后的文化政治因由,知鹤铭增刻者欲借此诱导铭文观者在作者判断上走向预设的对象。通过钩沉皮日休瘗鹤本事,知皮氏瘗鹤、撰铭既表达对陶弘景之礼敬,复抒发自己的人生襟怀,然因晚年“陷贼”并受黄巢伪职,故被宋人及后世选择性遗忘。在《瘗鹤铭》作者的追认名单中,以书法家王羲之与神仙家陶弘景的竞争最剧,据此既可获悉知识阶层、民间力量对属地形象与文化偶像塑造的不懈努力,亦可见出石刻文献在流传过程中的文本竞争关系与层累特征。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出土墓志与隋唐家族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1&ZD270)成果
  • 【文献出处】 文艺研究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编辑部邮箱 ,2023年07期
  • 【分类号】K877.4;I206.2
  • 【下载频次】3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