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护理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张敏付朋超柏建安

【通讯作者】 柏建安;

【机构】 临沂市肿瘤医院

【摘要】 <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ICI)改变了多种肿瘤的治疗模式,但是也带来了特有的副反应,如免疫性肺炎、结肠炎、甲亢、甲减等,其中免疫性肺炎因为相对较高的发生率和致死率尤其受到关注[1]。因该病多数起始症状相对隐匿,往往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时机。笔者根据近年来临床上接触以及处理的200余例免疫性肺炎(CIP)经验并参考相关资料整理如下。1概述CIP是使用ICI引起的肺损伤,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相关病理特征差异很大[2]。研究表明,其发生率大约在3%~6%,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病率可能更高,且与使用药物有一定关系,大体发生率抗PD-1>抗PD-L1>抗CTLA-4[3]。CIP出现的时间也不固定,从初次治疗9天到19个月后都有可能出现[1]。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较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部分伴有发热、胸闷、胸痛等,很多患者在发病时无相关症状,而部分患者进展成重症肺炎,导致死亡或需重症监护室治疗[4]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肺炎护理肿瘤
  • 【文献出处】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 , 编辑部邮箱 ,2023年04期
  • 【分类号】R473.73
  • 【下载频次】5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