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一种新型SIPs墙体设计及热物理性能研究——以川渝地区传统竹编夹泥墙改良为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传统建筑更新对风貌保护和环保节能的综合需求,以川渝地区传统竹编夹泥墙改良为例,参考结构保温板的设计方法,基于传统和现代建筑材料,采用热流计-热箱法和Fluent软件对5种不同构造方案的新型SIPs墙体试件进行热物理性能检测和传热模拟。结果显示:C型轻钢龙骨和木龙骨会影响热量的均衡传递,但两者对墙体整体热物理性能的影响差异不大;相较于石膏板,竹编夹泥墙的保温隔热性能更好;试件1 (外侧竹编泥夹墙-木工板-岩棉板-木工板-双层石膏板,木龙骨)、试件2 (外侧竹编泥夹墙-木工板-岩棉板-单层石膏板,C型轻钢龙骨)的传热系数分别为0.462 W/(m~2·K)、0.515 W/(m~2·K),均能同时满足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热物理性能实现率分别达325%、130%和291%、116%,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潜力。

【基金】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课题“重庆乡村建筑更新中SIPs围护结构的本土化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stc2020jscxmsxmX0029)
  • 【分类号】TU111.4
  • 【下载频次】14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