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唑吡坦对变异型心绞痛伴自述失眠临床疗效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摘要】 目的 观察唑吡坦治疗变异型心绞痛(VAP)伴自述失眠(SRI)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72例VAP伴SRI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VAP一般用药,观察组同时加用唑吡坦片10 mg, 1次/d,睡前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变化,对比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片耗量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SQI各因子和总计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内皮素(ET)-1水平明显降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片耗量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以恶心、腹胀、头晕、疲劳为主,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唑吡坦能明显改善VAP伴SRI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绞痛发作,且安全性较高,其机制与降低交感兴奋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
【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82777229);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项目(20190449)
- 【文献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22年05期
- 【分类号】R541.4
- 【下载频次】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