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鼠血虚证模型不同建立方法的探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宋志学王秀芳魏彦明

【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

【摘要】 血虚证在科研中常见,也是中医临床症候群之一。近年来,随着血虚证研究的不断深入探讨,血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制造血虚证动物模型的方法也逐渐增多,制造模型的机制更接近于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发病机制[1]。化学药物法主要有乙酰苯肼溶血法、环磷酰胺化学损伤法和联合造模法。但目前的血虚证造模方法各不相同,有关报道中比较集中的问题是用药剂量、给药时间及造模后持续时间尚不一致。本试验采用乙酰苯肼、环磷酰胺及联合造模三种方法建立血虚模型,并对三种血虚证模型方法进行了比较,以建立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经济实用的血虚证动物模型。

【关键词】 血虚证小鼠变化
  • 【分类号】R228;R-332
  • 【被引频次】11
  • 【下载频次】97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