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种植方式对矮秆高粱辽杂37号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下载频次】 ★★
【作者】 辛宗绪; 赵术伟; 孔凡信; 肖继兵; 刘志; 朱晓东; 吴宏生;
【作者单位】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
【文献出处】 中国种业 , China Seed Industry, 编辑部邮箱 2018年 06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高粱; 种植方式; 光和性能; 产量;
【摘要】 对矮秆高粱在辽宁西部地区适宜种植模式进行试验研究,为矮秆高粱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以矮秆高粱辽杂37号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二比空、三比空、大垄双行、一穴双株以及常规种植方式(CK)等5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高粱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比空和大垄双行种植方式较常规种植方式增产效果显著,大垄双行产量为9969.8kg/hm~2,二比空产量为9909.6kg/hm~2,分别比常规种植增产9.7%和9.0%,并使其群体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在开花期和灌浆期,二比空、大垄双行处理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分别较常规种植高6.68%和7.91。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_2浓度、蒸腾速率在各处理之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净光合速率的表现为二比空、大垄双行与常规种植处理达显著水平;气孔导度表现为二比空、大垄双行处理显著高于一穴双株和常规种植处理,而胞间CO_2浓度则表现相反。蒸腾速率的表现为二比空、大垄双行、三比空、一穴双株均高于常规种植,且达显著水平。可见二比空和大垄双行种植方式有助于矮秆高粱光合条件的改善,可作为辽西地区矮秆高粱高产首选的种植方式。
【基金】 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高粱朝阳综合试验站(CARS-06-13.5-B16)
【更新日期】 2018-07-04
【分类号】 S514
【正文快照】 高粱具有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等特点,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和酿造原料作物,是当前农业生产调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的理想作物之一。辽宁省是我国高粱主产区之一,高粱种植面积常年在10万hm2左右,单产为4540kg/hm2。提高高粱单产水平是当前生产研究的重要方向。提高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禾谷类作物
    高粱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