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姚自鹏王琳宗政赵学忠

【通讯作者】 赵学忠;

【机构】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摘要】 <正>心血管疾病在许多国家成为第一位致死原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致死率及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治疗,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首选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然而,AMI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时,都会出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特别是再灌注心律失常,且这些患者AMI后心力衰竭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与MIRI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缺血后适应(IPostC)在改善冠脉血流、保护冠

  • 【文献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18年21期
  • 【分类号】R542.22
  • 【被引频次】12
  • 【下载频次】25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