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基于水压致裂法的岩石抗拉强度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Research on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based on hydraulic fracturing method
【下载频次】 ★★★★★
【作者】 刘跃东; 林健; 冯彦军; 司林坡;
【英文作者】 LIU Yue-dong; LIN Jian; FENG Yan-jun; SI Lin-po; Coal Mining and Design Branch;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Coal Mining and Design Department; Tiandi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Mining and Clean Utilization;
【作者单位】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岩土力学 ,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编辑部邮箱 2018年 05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水压致裂; 抗拉强度; 断裂力学; 预制切槽;
【英文关键词】 hydraulic fracture; tensile strength; fracture mechanics; prefabricated fracture;
【摘要】 为了揭示水压致裂法和巴西劈裂法测量岩石抗拉强度的关系,开展了理论和现场试验研究。基于经典的水压致裂法理论,推导了不同围压下钻孔破裂压力和抗拉强度。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建立了水压致裂法和巴西劈裂法测得抗拉强度的关系。利用预制切槽方法模拟天然裂纹,对水力裂缝的起裂压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围压为最大主应力等于3倍最小主应力测得的抗拉强度大于围压为0测得的抗拉强度;水压致裂法和巴西劈裂法测量抗拉强度关系与应力场、裂纹长度、断裂韧度3个变量有关;通过在晋城矿区王台铺矿的预制切槽试验,运用断裂力学建立的抗拉强度计算式更为符合现场实际。研究结果可为坚硬难垮落顶板预制切槽的水力压裂设计提供参考。
【英文摘要】 Theoretical and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ydraulic fracturing method and the Brazilian splitting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Based on the classical hydraulic fracturing theory, borehole rupture pressure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were deduced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The fracture mechanics theory was applied to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wo methods. Meanwhile, the crack initiation pressure of the hydraulic f...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No.U1261211);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点项目(No.2014ZD001)~~
【更新日期】 2018-05-31
【分类号】 TD313
【正文快照】 1引言测试岩石抗拉强度的主要方法有直接拉伸法、间接巴西劈裂法、水压致裂法。直接拉伸法在拉伸时,如夹具加持的力过大或过小都很难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1],因此一般较少采用;采用巴西劈裂法, 产生的裂纹要沿着直径的方向扩展,这样测出的抗拉强度才与理论公式一致,当岩石存在?

xxx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矿业工程
   矿山压力与支护
    矿山压力理论
     岩石力学性质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