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红色荧光粉Mg_2TiO_4∶Mn~(4+)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Preparation of red phosphor Mg_2TiO_4:Mn~(4+) and its luminescent properties
【下载频次】 ★★★★★
【作者】 戴建辉; 张秋函; 刘永; 汪正良;
【英文作者】 DAI Jian-hui; ZHANG Qiu-han; LIU Yong; WANG Zheng-liang; Key Laborator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 in Ethnic Regions;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地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Yunnan Minz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18年 01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红色荧光粉; 白光LED; 发光性能; Mg2TiO4;
【英文关键词】 red phosphor; white light LE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Mg2TiO4;
【摘要】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地制备出Mn~(4+)激活的Mg_2TiO_4∶Mn~(4+)红色荧光粉,并对它的结构及发光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能被270~570 nm的紫外光和蓝光有效地激发,产生很强的红光发射.样品的主发射峰位于660 nm左右,这对应于Mn~(4+)的2E2→4A2跃迁.通过Mn~(4+)掺杂浓度的调控,优化了Mg_2TiO_4∶Mn~(4+)的发光性能.最后将优化后的Mg_2TiO_4∶0.002 5Mn~(4+)荧光粉和YAG涂覆于~465 nm发射的Ga N芯片上,制作成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该LED器件表现出很强的暖白光发射.
【英文摘要】 Mn~(4+)-activated Mg_2TiO_4∶ Mn~(4+)red phosphor was prepared by the solid-state reaction,and its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is phosphor with a broad excitation band in UV and blue light regions shares an intense red emission at 660 nm,which is due to the 2 E2→ 4 A2 transitions of Mn~(4+). The optimized sample was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Mn~(4+). Finally,the warm light-emitting diode was obtained by coating optimized Mg_2TiO_4∶ 0. 002 5 Mn~(4+)with...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61033,21261027,21001092)
【更新日期】 2018-04-09
【分类号】 TN104.3
【正文快照】 与传统的照明器件(如白炽灯,日光灯)相比,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具有能耗低、发光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1-3].目前,商业化白光LED是通过将蓝光LED与黄色荧光粉组合得到[4].该“荧光转换法”的优点是效率高且成本低,但由于黄色荧光粉缺少红色发光组分,导致此种类型的白光LED显色指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真空电子技术
    一般性问题
     电真空器件材料
      显示材料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