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微生物铁硫还原耦合水体中As(V)吸附行为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Microbe-mediated Iron-sulfur Reduction Coupled Adsorption Behavior of As(V) in Water
【下载频次】 ★★★★★
【作者】 周雨行; 聂珍媛; 夏旭; 夏金兰; 刘李柱; 王娜;
【英文作者】 ZHOU Yuhang; NIE Zhenyuan; XIA Xu; XIA Jinlan; LIU Lizhu; WANG Na; School of Minerals Processing and Bio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Biometallur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水处理技术 ,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编辑部邮箱 2018年 08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微生物铁硫还原; FeS; As(V)吸附; 希瓦氏菌;
【英文关键词】 microbe-mediated iron and sulfur reduction; Fe S; As(V) adsorption; S.oneidensis;
【摘要】 采用循环伏安法(CV)、铁的L边和硫的K边X射线近边吸收光谱(XANES)和电感耦合离子光谱发生仪等,研究了碱性厌氧环境中S.oneidensis介导下的铁硫还原过程与水体中As(V)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核黄素能够促进S.oneidensis介导的铁硫还原,电子传递过程为乙酸盐→核黄素→底物;S.oneidensis作用24 h后,沉积物中铁硫形态逐渐被还原,Fe(Ⅱ)/Fe(Ⅲ)的比例不断增加,出现硫化矿物特征峰,表明有新的铁的硫化矿物(FeS)生成;FeS对As(V)的吸附量随着时间而增加,6 h后逐渐达到平衡,120 h时吸附量为8.35 mg,吸附效率为89%。微生物铁硫还原生成的Fe S对水体中As(V)有显著的吸附效果,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英文摘要】 The process of iron and sulfur reduction mediated by S. oneidensis and As(V) adsorption performance in alkaline anaerobic environment were studied by cyclic voltammetry(CV), Fe L-and S K-edge XANES 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spectrometer(IC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iboflavin could promote process of iron and sulfur reduction mediated by S. oneidensis, and the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was acetate→ riboflavin → substrate;elemental sulfur and jarosite were gradually reduced after 24 h of S. oneidensi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联合基金项目(U16082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4342)
【更新日期】 2018-08-24
【分类号】 X52
【正文快照】 砷在自然水体中主要以无机形态的As(III)和As(V)2种形式存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目前关于地下水和饮用水体中砷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实际中吸附法是比较常见的净化除砷方法。砷吸附法具有简单易行、高效简便、选择性好以及不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