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双平面腔内超声联合新型微泡显影剂超声造影诊断肛瘘内口的价值

Value of biplanar intracavitary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novel microbubble developer in the diagnosis of anal fistula internal orifice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叶丽娥任伟涛陈小燕常建东

【Author】 YE Li’e;REN Weitao;CHEN Xiaoyan;

【通讯作者】 叶丽娥;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超声科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肛肠科

【摘要】 目的 :探讨维生素C与碳酸氢钠混合液作为新型微泡显影剂时的肛瘘超声造影特征及对肛瘘内口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临床初步诊断的肛瘘患者,先行双平面腔内超声检查,再行双平面腔内超声联合新型微泡显影剂造影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对比2种检查方法显示率。结果:腔内超声检查内口显示率73.3%(44/60),腔内超声联合造影检查为93.3%(56/60),腔内超声联合造影明显高于腔内超声(P<0.05)。2种检查方法主瘘管均显示,双平面腔内超声示19例存在分支瘘管,双平面腔内超声联合新型微泡显影剂造影示21例存在分支瘘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双平面腔内超声相比,利用新型微泡显影剂行超声造影显著提高了内口显示率,对主瘘管及分支瘘管诊断有一定作用,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文献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Chinese Imagi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18年06期
  • 【分类号】R445.1;R657.16
  • 【被引频次】6
  • 【下载频次】7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