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农地流转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基于宿州市三个村实践的比较分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唐超罗明忠罗琦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

【摘要】 通过对宿州市夏刘寨、沈圩、付湖三个典型村庄实践经验的总结,基于集体介入农地流转程度的视角探讨农地流转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研究发现,农地流转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主要有集体统一经营土地、集体辅助经营土地以及集体联合经营土地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分别适用于集体经济组织健全的村庄、一般性村庄以及存在未分配集体土地的村庄。集体统一经营土地具有资本原始积累快、交易成本低以及保护农民利益的优势,但面临经营风险大、治理水平要求高、集体经济组织健全三方面约束;集体辅助经营土地具有集体风险小、招商引资快以及整体经营效率高的优势,但面临集体收益低、交易成本高、易损害农民利益三方面约束;集体联合经营土地具有利益联结紧密、整体经营风险低以及便于利用外来资金的优势,但要面对条件特殊、乡村治理体系有效两方面约束。应综合考虑三种模式的特点、优势和约束,探索农地流转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关键词】 农地流转农村集体经济比较分析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方式及其劳动力转移就业效应研究(17AJL013);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农地三权分置的实践效应研究”(GXSKZD018)
  • 【文献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Guizhou Social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2018年07期
  • 【分类号】F321.1;F321.32
  • 【被引频次】13
  • 【下载频次】85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