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意义建构视野中的大学文化创新与知识探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Cultural Innovation or Knowledge Inquiry in University Based on Sense Making
【下载频次】 ★★★★☆
【作者】 母小勇;
【英文作者】 MU Xiao-yong; Academy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oochow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文献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 Edition), 编辑部邮箱 2017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文化创新; 知识探究; 意义建构; 交往实践;
【英文关键词】 cultural innovation; knowledge inquiry; sense-making;
【摘要】 文化的开放性与知识的个人性,决定了交往实践是基于意义建构的文化创新或知识探究的路径。大学能够不断完成文化创新或知识探究,关键在于大学具有思想的包容性与自由性的特权,在于大学多学科共在的交往实践的氛围。大学师生需要回到充满生机和情感的生活世界,摆脱常人的文化视界,实现关于世界和人自身的意义建构;大学应该倡导跨文化、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大学师生之间、学科组织之间和专业组织之间的交往实践、合作交流是基于意义建构的文化创新或知识探究的基本途径。
【英文摘要】 The openness and individuality of culture or knowledge determine the wa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or knowledge inquiry based on sense-making.Since universities have the privilege of freedom of thought and the atmosphere of communicative practice of multi disciplines,they can continue to complete the cultural innovation or knowledge inquiry.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need to return to the life world which is full of vitality and emotion and break away from the cultural view of ordinary people,in order to...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3BKS1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高等教育哲学的人学基础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1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更新日期】 2017-09-01
【分类号】 G641
【正文快照】 文化具有开放性,知识具有个人性。文化与知识的这些属性决定了交往实践是基于意义建构的文化创新或知识探究的路径。大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完成文化创新或知识探究,关键在于大学具有思想的包容性与自由性的“特权”,在于大学多学科共在的交往实践的氛围,在于大学师生具有求真务实?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
   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