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分娩性臂丛损伤的神经重建诊治进展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ADVANCES IN NERVE RECONSTRUCTION OF 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
【下载频次】 ★★★★☆
【作者】 孙嘉宇; 陈亮; 胡韶楠;
【英文作者】 SUN Jiayu; CHEN Liang; HU Shaonan; Department of Hand Surger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文献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编辑部邮箱 2016年 10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损伤; 手术指征; 神经重建; 疗效评定;
【英文关键词】 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 Surgical indication; Nerve reconstruction; Function assessment;
【摘要】 目的综述分娩性臂丛损伤(又称产瘫)的诊治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与产瘫有关的文献,并对其发病率、危险因素、临床分型、辅助检查以及神经重建手术的适应证、方式和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近年来产瘫发病率未见明显下降。体质量≥4 kg、产钳助产和孕妇体质量指数≥21是产瘫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剖宫产是保护因素。神经电生理检查可用于产瘫的定性诊断,但不可用作定量指标。脊髓CT及MRI造影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约为0.7和0.97。一般采用Narakas分型,即Ⅰ型为C5、6损伤,Ⅱ型为C5~7损伤,Ⅲ型为全臂丛损伤,Ⅳ型为Ⅲ型伴Horner征。通常认为3个月无屈肘动作是臂丛探查指征。10%~30%产瘫需要手术治疗,对于上干创伤性神经瘤,绝大多数作者主张行神经瘤切除神经重建。上中干手术疗效的最终评价应在术后4年、全臂丛应在术后8年;功能评价主要采用肩关节Mallet评分、肘关节Gilbert评分和手功能Raimondi分级。结论出生后3个月无屈肘时应行手术探查;对于创伤性神经瘤(即使术中有电传导)应行切除并臂丛重建。
【英文摘要】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stetric brachial plexus palsy(OBPP). Methods The incidence, risk factors, classification, and imaging tests of OBPP and indication, technique, and results of surgery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OBPP is not declining in recent years. Birth weight of ≥ 4 kg, forceps delivery, and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of ≥ 21 are considered to be major risk factors, and caesarean section delivery seems to be a protective fac...
【更新日期】 2016-10-28
【分类号】 R714.2
【正文快照】 分娩性臂丛损伤(又称产瘫)与分娩时臂丛受到暴力牵拉等有关。大部分产瘫可自行恢复,但仍有10%~30%会遗留永久性上肢功能损伤。儿童神经再生距离相对较短,并且有更强的中枢可塑性[1],但患儿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条件下会加剧关节后遗症的产生,因此产瘫与成人臂丛损伤的治疗策略不同?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医药、卫生
  妇产科学
   产科学
    病理妊娠(异常妊娠)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