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即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探讨成功介入封堵治疗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即室间隔缺损(VSD)在封堵前、封堵后即刻、随访期间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675例成功施行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大小分为正常肺动脉压力组、轻度肺高压组、中度肺高压组。经导管测定术前及术后即刻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肺动脉平均压(PAMP),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VSD患者术后3 d、1、3、6个月的PASP与PAMP。结果 1正常肺动脉压力组:PASP和PAMP在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2轻度肺高压组:PASP在术后即刻后无明显变化,术后6个月PASP与术前及术后即刻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PAMP在术后即刻升高,但是该升高在术后得到抑制,术后1、6个月与术后即刻比较显著降低(P<0.05)。3中度肺高压组:PASP及PAMP在术后即刻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者在随访期较术前进行性降低(P<0.05);PASP在术后1、3、6个月较术后即刻降低(P<0.05)。4PASP和PAMP超声和心导管测值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能明显降低VSD合并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压力,近、中期疗效确切。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09〕2199号);贵州省科技计划课题(黔科合SY字〔2011〕3053号);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G字〔2012〕7047号)
  • 【文献出处】 中国老年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16年01期
  • 【分类号】R541.1
  • 【被引频次】9
  • 【下载频次】8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