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B超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B超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05枚甲状腺结节其术前B超特征,其中良性461枚,恶性244枚。结果恶性结节的最大径均值较良性结节小[(10.57±7.62)mm vs(18.94±13.70)mm,t=8.75,P<0.01],其纵横比较良性结节大(0.85±0.29 vs 0.68±0.32,t=6.8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超中边界不清(χ2=61.918,P=0.000)、形态不规则(χ2=62.749,P=0.000)、伴钙化(χ2=37.355,P=0.000)、低回声(χ2=47.704,P=0.000)对于鉴别良恶性结节有价值。结论 B超提示纵横比>0.8的甲状腺结节应考虑恶性结节可能,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伴钙化、低回声的结节倾向于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
- 【文献出处】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Chinese Archives of General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 , 编辑部邮箱 ,2016年01期
- 【分类号】R445.1;R736.1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