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音乐联合抚触唤醒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的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音乐联合抚触的唤醒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的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微创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38例为对照组,给予脑性昏迷常规护理。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在同院微创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41例为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音乐联合抚触刺激法进行护理。分别评价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2、3个月时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脑电监测(EEG)、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监测(ABEP)和苏醒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DRS和EEG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干预1、2、3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GCS、EEG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D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BEP各个潜伏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各个潜伏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共苏醒36例,占87.80%,对照组苏醒17例,占44.74%,干预组总苏醒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各时间段的苏醒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苏醒时间为(54.3±6.7)d,明显短于对照组[(72.5±8.5)d,P<0.05]。结论音乐联合抚触唤醒法应用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性昏迷患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意识状况,缩短脑功能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
【关键词】 音乐疗法;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性昏迷;
抚触唤醒;
神经功能;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1551214)
- 【文献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 编辑部邮箱 ,2016年09期
- 【分类号】R473.6
- 【被引频次】16
- 【下载频次】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