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STEMI患者急诊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A(n=49)、B(n=49)和C(n=48)3组,PCI术中冠脉内给予不同剂量替罗非班;A、B和C组替罗非班剂量分别为5μg/kg、10μg/kg和20μg/kg,随后A组(0.075μg·kg-1·min-1)、B组(0.15μg·kg-1·min-1)、C组(0.15μg·kg-1·min-1)均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至PCI术后48 h。统计3组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出血例数,冠状动脉血流分级、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 STR)情况、NT-pro BNP的变化(分别检测术前和术后第14天的值)、主要心脏不良事件;比较3组术前5 min和术后12 h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集聚率(PAR)、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异同。采用多变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的q检验和R×C表χ2检验及其分割法(用χ2检验分割法时,取α’=0.017为检验水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A组相比,C组术后1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IMI3级比例、sum STR≥50%比例、出血率均明显增高,而14 d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PAR、MPV、PDW、HIF-1α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7);术后与A组相比,B组的MPV、PDW、HIF-1α均明显降低(P均<0.05);术后与B组相比,C组14 d的NT-pro BNP、PAR均明显降低(P均<0.05),其他指标的差异均不明显(P>0.017或P>0.05)。结论 3种剂量的替罗非班均有一定疗效,使用替罗非班应个体化。替罗非班剂量加大后,其出血几率也会增高,因此一般情况下常规剂量替罗非班应是合适的选择。

【基金】 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2015BO1105)
  • 【文献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 编辑部邮箱 ,2016年01期
  • 【分类号】R542.22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6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