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民族村寨景区化发展中自组织模式及其优化研究——贵州郎德苗寨的案例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郎德苗寨是我国民族村寨景区化发展中自组织模式的典型代表,村民在决策与管理、经营与接待、收益与分配、社区文化资源与环境保护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其全民参与、自组织管理、以工分制为典型特征的组织结构与制度安排,被称为"郎德模式"。该模式有利于提升村寨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村寨传统文化有效传承与延续,使村寨居民与各级政府良好互动中促进了村寨主体性成长,最终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构筑起坚实的社会基础。然而,随着地方政府旅游开发战略重点转向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郎德苗寨旅游发展的自组织模式面临诸多困惑与矛盾,"内忧外患"。西江旅游公司的介入虽为郎德苗寨旅游业的复苏注入了资本与管理要素的活力,但景区化功能的逐步完善伴随权力调整与利益分割。面对公司嵌入村寨后的公共治理问题,亟待通过组织再造、资产专用性投资与利益重构、制度安排与建设、信任与公共文化的培育以及政府的互补性制度安排优化郎德苗寨景区化发展中的治理结构。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民族旅游村寨治理模式的实践逻辑与制度创新研究”(15BGL12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滚动项目“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子课题——郞德苗寨”(98ASH001)成果
  • 【文献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 编辑部邮箱 ,2016年06期
  • 【分类号】F592.7
  • 【被引频次】10
  • 【下载频次】798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