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pH对藻类生物膜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STUDY ON EFFECT OF p H VALUE ON REMOVAL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BY ALGAL BIOFILM
【下载频次】 ★★★★★
【作者】 李晓伟; 魏群; 陈延飞; 涂晓杰; 朱宇轩; 周军;
【英文作者】 LI Xiao-wei; WEI Qun; CHEN Yan-fei; TU Xiao-jie; ZHU Yu-xuan; ZHOU Jun;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 Guangxi University; Guangxi Universities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环境学院; 广西高校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环境工程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编辑部邮箱 2016年 08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藻类膜; pH; 胞外聚合物; ; ;
【英文关键词】 algal biofilm; pH value; EPS; nitrogen; phosphorus;
【摘要】 在室温(25±2)℃和4 000 lx的连续光照条件下,分别以斜生栅藻、水华鱼腥藻为实验藻种,附着固定于立体弹性载体上形成藻类生物膜,研究不同p H对2种藻类膜生长状况及脱氮除磷能力及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生栅藻和水华鱼腥藻藻类膜生长最适p H均为9;2种藻类膜分别在p H为8和9时EPS产量、磷去除率最大,EPS产量分别为48.50×10-2,48.22×10-2g/m2,磷去除率分别为95.24%和94.71%;p H为10时,2种藻类膜对氨氮有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8.96%、97.93%;藻类膜对磷的去除在p H≤7时以同化吸收为主,当p H>7时同化吸收与化学沉淀共同作用;藻类膜对氨氮的去除在p H<8时以同化吸收为主,当p H≥8时同化吸收与化学挥发共同作用。
【英文摘要】 Algal biofilm,equipped with polyethylene carriers was cultivated by attaching Scenedesmus obliquus and Anabaena flos-aquae,respectively. Algal biofilm growth status and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were detected at room temperature of 25 ℃,and 4 000 lx continuous illumination,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 H value. Results showed p H at 9 was the optimal value for algal biofilm. When the p H value was controlled at 8 and 9,the highest production of EPS were achieved at 48....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69002)
【更新日期】 2016-08-18
【分类号】 X173;X703
【正文快照】 0引言藻类生物膜是微藻利用自身分泌的胞外聚合物附着于载体表面形成稳定的生物膜[1],其脱氮除磷能力受到p H、温度、光照、氮磷比等因素的影响[2]。p H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可以改变水体酸碱度、碳酸盐平衡系统以及不同形态无机碳分配关系[3],影响光合作用中藻类对CO2的利用率。?

xxx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环境生物学
    环境植物学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一般性问题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