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一种化学发光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评估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Evalu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 in blood screening
【下载频次】 ★★★★★
【作者】 朱为刚; 曾劲峰; 李彤; 许晓绚; 邬林枫; 杜丹丹; 刘衡; 王立林;
【英文作者】 ZHU Weigang; ZENG Jingfeng; LI Tong; XU Xiaoxuan; WU Linfeng; DU Dandan; LIU Heng; WANG Lilin; 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Shenzhen Blood Center;
【作者单位】 深圳市血液中心;
【文献出处】 中国输血杂志 , Chinese Journal of Blood Transfusion, 编辑部邮箱 2016年 06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化学发光法; ELISA; NAT; 血液筛查;
【英文关键词】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 ELISA; NAT; blood screening;
【摘要】 目的通过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及核酸(NAT)检测相比较,评估国产化学发光(CLIA)试剂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艾滋检测上的表现。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核酸检测以及化学发光法分别对2 163份无偿献血者血样进行平行检测,艾滋反应性标本采用免疫印迹进行确认,乙肝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结果与血液中心结果不相符者,重测3次,重测结果仍不符者采用罗氏以及雅培表面抗原定量检测进行验证,分析比较结果。结果 2 16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通过ELISA与NAT检测,共有3例艾滋和21例乙肝为反应性。CLIA检测,共有4例艾滋和9例乙肝为反应性,艾滋有1例标本不相符,乙肝有13例不相符。经确认,艾滋反应性标本全为阴性,13例乙肝不相符结果中,12例为阴性,1例为血液中心漏检。结论国产化学发光法在艾滋与乙肝的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以有效缩短窗口期,减少漏检,值得推广。
【英文摘要】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s of domestic chemiluminescence( CLIA) reagent in hepatitis B and HIV blood screening by comparing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nucleic acids( NAT) detection.Methods A total of 2 163 donor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HBs Ag and anti-HIV detection through parallel detection by ELISA,NAT and chemiluminescence assays. The HIV reactive samples were confirmed by Western blot( WB). A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HBs Ag was conducted using Roche and Abbott for co...
【更新日期】 2016-08-23
【分类号】 R446.6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梅毒、艾滋、乙肝、丙肝等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越来越多,而因输血残余风险所引起的血液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输血残余风险是由于现行的血清学检测技术检测的是抗原或/和抗体,存在“窗口期”、病毒变异、免疫沉默等原因而导致[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医药、卫生
  临床医学
   诊断学
    实验室诊断
     免疫学检验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