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Dynesys和Isobar不同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研究Dynesys和Isobar两种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病例号排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采用髓核摘除术治疗,联合Dynesys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组为A组,联合Isobar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组为B组。随访24个月,对比术后患者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椎间隙高度比(ISR)、手术节段运动幅度(ROM)等影像学评价指标。结果 A、B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24个月后,A、B组疼痛程度均明显缓解,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P均<0.01),术后24个月A组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1);24个月后,A、B组ISR较术前明显减少(P均<0.01),且A组低于B组(P<0.01);术后3、24个月,A、B组ROM’较术前降低(P均<0.01),术后3个月,A、B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A组ROM’较3个月时ROM’增加(P<0.05),且大于24个月时B组ROM’(P<0.01)。结论两种动态固定系统非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且能维持术后椎间隙高度,在保留节段运动功能方面,Dynesys方式效果更为突出。

  • 【文献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search , 编辑部邮箱 ,2015年08期
  • 【分类号】R687.3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76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