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燕大1817/北农6号重组自交系群体穗部性状的QTL定位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Related to Spike Traits Using a RILs Population of Yanda 1817×Beinong 6 in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下载频次】 ★★★★★
【作者】 吴秋红; 陈娇娇; 陈永兴; 周升辉; 傅琳; 张德云; 肖尧; 王国鑫; 王振忠; 王立新; 韩俊; 袁成国; 尤明山; 刘志勇;
【英文作者】 WU Qiu-Hong; CHEN Jiao-Jiao; CHEN Yong-Xing; ZHOU Sheng-Hui; FU Lin; ZHANG De-Yun; XIAO Yao; WANG Guo-Xin; WANG Zhen-Zhong; WANG Li-Xin; HAN Jun; YUAN Cheng-Guo; YOU Ming-Shan; LIU Zhi-Yong; Department of Plant Genetics & Breed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Gaoyi Stock Seed Farm;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农学院; 河北省高邑县原种场;
【文献出处】 作物学报 , Acta Agronomica Sinica, 编辑部邮箱 2015年 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小麦; 重组自交系; 穗部性状; QTL;
【英文关键词】 Wheat; RILs; Spike trait; QTL;
【摘要】 小麦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小麦骨干亲本燕大1817与优良品系北农6号衍生的269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在北京和河北石家庄的2年田间试验数据,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的高密度SNP和SSR遗传连锁图谱进行穗长、穗粒数和穗粒重QTL定位。采用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9个穗部性状加性效应QTL,其中10个穗长QTL分布于1B、2D、3A、3B、4A、5A、5B、6A和7D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2.96%~9.63%,QSl.cau-4A.2在所有5个环境中均能被检测到,解释的表型变异为5.89%~9.62%,另有7个QTL能在2个或2个以上环境中被检测到;8个穗粒数相关QTL分布于1A、3A、3D、4A和5B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为4.06%~11.17%,为单个环境QTL。11个与穗粒重相关QTL分布于1A、1B、2A、2D、3A、4D、5A、5B和6B染色体上,解释的表型变异为2.79%~16.12%,其中QGws.cau-1B、QGws.cau-3A和QGws.cau-6B.2在2个或者2个以上环境中能被检测到。另外,鉴定出6个分布于1A、2D、3A、4A和5B染色体上的QTL富集区段。
【英文摘要】 Spike length(SL), grain number per spike(GNS), and grain weight per spike(GWS) are important spike traits associated with yield in wheat. In this stud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 for spike traits were mapped using an available high-density SNP and SSR genetic linkage map developed from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 population of Yanda 1817 × Beinong 6. Using phenotypic data on two locations(Beijing and Shijiazhuang) in two years(2011–2012 and 2012–2013 growing seasons), 29 QTLs for SL, GNS and GWS wer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710,3130131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1CB100104)资助
【更新日期】 2015-04-02
【分类号】 S512.1
【正文快照】 小麦穗长、穗粒数和穗粒重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解析其遗传机制对小麦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小麦穗部相关性状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且易受环境影响[1]。国内外研究者利用不同群体进行小麦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已有诸多报道。B?rner等[2]和Jantasuriyarat?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禾谷类作物
   
     小麦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