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正>冠脉无复流(no-reflow,NR)在各种临床状况中的发生率各异,常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率<2%,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可高达15%20%[1]。研究证实[2],NR是冠心病患者近远期预后不良以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的强烈预测因子,常导致心功能障碍、心肌进行性损害、心律失常等。有关NR的发生机制,研究表明冠脉微血管结构或功能障碍、局部代谢改变诸如氧自由基作用、炎症以及微循环机械栓塞、冠脉痉挛等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尚不能用一种机制来解释不同条件下发生的无复流现象[3]。1无复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160030)
  • 【文献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15年14期
  • 【分类号】R543.3
  • 【被引频次】16
  • 【下载频次】76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