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大菱鲆病原鳗弧菌的检验与分析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on Pathogenic Vibrio anguillarum from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下载频次】 ★★★★☆
【作者】 郭杨柳; 吴楠; 房海; 陈翠珍; 李艳云; 王晓珊; 卢会鹏; 张东林;
【英文作者】 Guo Yangliu; Wu Nan; Fang Hai; Chen Cuizhen; Li Yanyun; Wang Xiaoshan; Lu Huipeng; Zhang Dongli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文献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 Biotechnology Bulletin, 编辑部邮箱 2015年 1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大菱鲆; 鳗弧菌; 检验与分析;
【英文关键词】 Scophthalmus maximus(turbot); anguillarum; examination and analysis;
【摘要】 旨对从发病死亡的养殖大菱鲆鱼苗中分离的10株细菌进行检验与分析。运用表观分类学指征、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系统发育、免疫血清学、人工感染的致病作用等方法进行检验。经过检验,结果表明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 1854)的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Bergeman 1909),对供试大菱鲆显示强致病性;与用不同来源的鳗弧菌制备的全菌体抗血清能够发生免疫血清学的强凝集反应。
【英文摘要】 Ten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ed larve of cultured turbot were examined and analyzed. 10 strains were detected by phenotypic information, detection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16 S r RNA gene sequence, serological, as well as pathogenic role of artificial model infection. It was found that Vibrio anguillarum showed strong pathogenicity on turbot, which was tested with various sources Vibrio anguillarumantiserum and occurred strong serological agglutination on immunity.
【基金】 河北省重点基础研究项目(11960503D);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河北省创新团队建设(特色海产品疫病防控与质量安全)
【更新日期】 2015-12-21
【分类号】 S943
【正文快照】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是一种名贵的海洋经济鱼类,原产于英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雷霁霖院士于1992年8月首次将其引入我国,并经过一系列关键养殖技术研究取得成功,很快在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工厂集约化养殖生产[1]。近年来,随着养殖量的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水产、渔业
   水产保护学
    各种鱼的病害、敌害及其防治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