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研究中的辩证法价值论与实践观前提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沈亚生

【机构】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摘要】 研究"中国道路"或"中国梦"问题必须坚持辩证法,这就要求我们反对任何抽象独断,对各种理论和观点进行批判性考察。在这里还必须运用价值论和主体性分析的方法,也就是在考察不同的理论观点时,首先要分析其主体取向如何,是否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社会群体的需要和利益。我们还要看到实践高于理论,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根源于日常生产与生活的实践需要,不被经典的理论和教条所束缚。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价值论与实践观前提出发,就会看到在中国发展道路问题上,必须辩证地批判走"邪路"和走"老路"的危险,走"邪路"归根结底是体现了极少数人搞资本主义发财致富的要求,而走"老路"则是根源于超越历史条件和无视人民群众真实需要的官僚主义。这些"邪路"和"老路"在当前表现为几个理论灾区:混淆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观中片面的GDP标准论、模糊其词的正义分配论。实践证明,这些理论灾区不除,我们就难免要陷入混乱和迷失。

  • 【文献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 编辑部邮箱 ,2015年02期
  • 【分类号】D61
  • 【被引频次】3
  • 【下载频次】32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