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水稻籼粳杂种育性QTL定位及其效应分析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QTL and Its Effect for Fertility of Indica-Japonic Hybrids in Rice
【下载频次】 ★★★★★
【作者】 吴建梅; 林荔辉; 林培清; 官华忠; 陈志伟; 吴为人;
【英文作者】 WU Jianmei; LIN Lihui; LIN Peiqing; GUAN Huazhong; CHEN Zhiwei; WU Weiren; 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Genetics; Breeding and Multiple Utilization of Crops;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编辑部邮箱 2014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交; 育性; QTL(数量性状基因座); 效应分析;
【英文关键词】 Key works Rice; Indica-japonica hybrid; Sterility; QTL; Effect analysis;
【摘要】 选用珍汕97B/秀水13的F2代为材料,在育性QTL分析同时,根据育成的亲籼型不育系配组的F1育性分析其QTL效应。结果表明,检测到控制花粉育性的qPF5加性效应值为-8.65,表型贡献率为11.25%。共检测到2个影响小穗育性的QTL(qSF5和qPF6),其中qSF5加性效应为-5.95,表型贡献率为9.11%,与花粉育性qPF5为同一个育性QTL;qSF6加性效应值为-8.55,表型贡献率为16.31%,为广亲和基因S5n。育成的亲籼型不育系的育性QTL(qSF6)来自籼稻等位基因或广亲和基因均可有效提高其籼粳杂种的小穗育性。此外,qSF5对后代小穗育性也有明显效应。籼粳杂种育性不仅与育性QTL有关,且受亲本籼粳成分等因素影响。
【英文摘要】 The F2 population of Zhenshan 97B / xiushui 13 were used for the material to test the effect of the fertility QTL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between Indica and japonica, based on the F1fertility phenotypes of Indica-compatible Male Sterile L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QTL qPF5 controlling the pollen fertility with a value of additive effect-8.65 and a contribution rate of phenotype11.25%. Two QTLs conferring spikelet fertility were detected( qSF5 and qSF6)....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产学研项目(No.JA12096)
【更新日期】 2014-04-10
【分类号】 S511.2
【正文快照】 籼粳交后代易产生巨大变异和超亲优势,蕴藏巨大的育种潜力[1]。但其后代存在性状分离世代长、植株过高、生育期长、结实率低、籽粒充实度差等问题,影响了籼粳杂种优势的生产应用[2],其中F1代育性偏低是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3]。因此,深入开展籼粳杂种的育性遗传研究是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禾谷类作物
   
     按米的粘性分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