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广州红砂岩文物保护新方法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A New Method to Protect the Red Sandstone Heritage in Guangzhou
【下载频次】 ★★★★★
【作者】 蒋晓东; 曹建劲;
【英文作者】 JIANG Xiaodong; CAO Jianjin;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热带地理 , Tropical Geography, 编辑部邮箱 2014年 01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红砂岩文物; 文物保护剂; 纳米二氧化钛银; 有机酸;
【英文关键词】 red sandstone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ve agent; Silver Nano-titanium dioxide; organic acids;
【摘要】 当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不少珍稀石质文物因缺少保护而遭受严重风化。为保护风化石质文物,文章将纳米材料和传统石质文物保护剂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保护方法:用纳米二氧化钛银与NS-系列文物水性保护剂按一定比例调和,涂抹于红砂岩文物表面;一段时间后在其表面喷洒NS-系列文物水性保护剂。为检验新方法之功效,分别用该方法和NS-系列文物水性保护剂处理采自于广州的红砂岩文物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有机酸种类和质量分数,发现前者较后者的有机酸质量分数明显减少。又经实验检测,发现该方法处理后的样品能经受水流冲刷,能耐酸碱腐蚀。这表明新方法既能防水、耐酸碱,又能降解有机酸;可以有效延缓石质文物风化,较传统石质文物保护剂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英文摘要】 With the increase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 lot of treasure stone relics suffer from severe weathering due to lack of protec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tone relics from weathering, a new protection method is given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Nano-materials and traditional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stone agent: That is: reconcile silver Nano-titanium dioxide and NS-series cultural relics water-based protective agent with a ratio of 6 g/5 mL, then smear the muddy mixtu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red Sandst...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B030303011)
【更新日期】 2014-08-18
【分类号】 G264.2
【正文快照】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污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危及到石质文物的保存。以红砂岩文物为例,其因色泽红艳、细腻美观而深受大众喜爱,但结构疏松的弱点使其易于风化。为此不少学者研究红砂岩文物风化机理、风化因素和主要控制因素。秦中等[1]、周骏一[2]通过研究四川乐山大佛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信息与知识传播
   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
    藏品整理和保管
     保管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