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锶掺杂的钛酸钡陶瓷制备及介电性能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Preparation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a_(1-x)Sr_xTiO_3 Ceramic
【下载频次】 ★★★★★
【作者】 巩晓阳; 李允令; 李伟杰;
【英文作者】 GONG Xiaoyang; LI Yunling; LI Weijie; Physics & Engineering School;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uoyang Key Laboratory of Photoelectric Functional Materials;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市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文献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编辑部邮箱 2014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钛酸钡; 钛酸锶钡陶瓷; 介电性能; 固相法;
【英文关键词】 Barium titanate; BST ceramics; dielectric properties; solid-state reaction;
【摘要】 钛酸钡作为一种高介电材料,在相变温度120℃附近具有较大的介电常数,为了更好应用于电子陶瓷材料中,需添加锶、锆、硅等掺杂物降低其相变温度至室温附近。本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多种比例锶掺杂的钛酸钡陶瓷(Ba1-xSrxTiO3)。在不同频率下对其介电性能与相变温度做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比例锶掺杂能提高钛酸钡陶瓷的有效介电常数,同时随着掺杂比例增加可使相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x=0.3的锶掺杂比例使钛酸钡的相变温度移至室温附近,介电常数高于6 000,满足了一般电容器的工作环境要求。
【英文摘要】 Near th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120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barium titanate is large. In order to be well applied in electric ceramics,th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needs to decrease to the room temperature through doping Sr,Zr,Si and so on. Barium titanate ceramics( Ba1- xSrxTiO3)doped with different rates of Sr were prepared through the solid-state reaction.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and the phase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were studied with different frequenc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rium t...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基金项目(142102310261); 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基金项目
【更新日期】 2014-08-22
【分类号】 TQ174.1
【正文快照】 0引言钛酸钡作为一种高介电材料,是电子陶瓷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1-6]。但纯钛酸钡陶瓷的相变温度(居里点)约为120℃,此时具有最大的介电常数,而室温时介电常数较小,同时其较高的温度系数及随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具有不稳定性,使其应用受到极大的局限,通常通过添加锶、锆、硅等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化学工业
   硅酸盐工业
    陶瓷工业
     基础理论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