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贺兰山地区震旦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分析
【摘要】 对宁夏贺兰山地区出露的震旦系碳酸盐岩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发现该地区震旦系正目观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由北到南的几条典型剖面中δ13C值自下向上均逐渐减小,变化范围都集中在4.51‰~0.11‰,最大负偏值达到了6.88‰.兔儿坑组中发现的宏体生物化石在华南灯影组中部出现,从而将正目观组和兔儿坑组的形成时代限定在震旦纪.冰川的发育导致了极端寒冷的气候,海洋中有机质大幅降低,δ13C值出现普遍的负偏.兔儿坑组代表了冰期的结束,生物的复苏,海洋中有机物含量增加.通过与全球其他地区同期地层碳氧同位素分布的投图对比,发现正目观组冰期沉积的形成时间可能晚于Gaskiers冰期,研究其为探讨埃迪卡拉纪华北板块的古海洋、古地理环境和生物演化起了重要作用,为全球同期地层碳氧同位素数据库提供了新的补充.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0552)资助
- 【文献出处】 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2014年Z1期
- 【分类号】P597;P534.31
- 【被引频次】14
- 【下载频次】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