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氧化应激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治疗药物研究
【摘要】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胆固醇在血管壁聚集的疾病,被看作是发生在动脉壁的一种慢性炎症形式。从1999年Ross等[1]提出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反应学说以后,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实质上是血管受损后发生的一种炎症过程。近年来从信号传导和基因调控水平的研究揭示,氧化应激和炎症是AS发生的两个关键,是AS从脂肪条纹形成到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关AS的发生发展,学术界曾有多种理论,如氧化应激理论和脂质浸润理论等,从不同角度对其发生和发展机制进行阐释,但没有一种理论能够全面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
- 【文献出处】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uous Diseases , 编辑部邮箱 ,2014年21期
- 【分类号】R543.5
- 【被引频次】42
- 【下载频次】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