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湖南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及其致病性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Composition of physiological races of rice blast fungus and their virulence to rice cultivars
【下载频次】 ★★★★★
【作者】 赵正洪; 周政; 吴伟怀; 周斌; 吕艳梅; 王玲;
【英文作者】 ZHAO Zheng-hong; ZHOU Zheng; WU Wei-huai; ZHOU Bin; Lü Yan-mei; WANG Ling; College of Agronom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unan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Hu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Laboratory of Plant Resistance and Genetics; College of 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文献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14年 02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致病型多样性; 抗性基因; 湖南;
【英文关键词】 Oryza sativa; Magnaporthe oryzae; pathotypic diversity; differential cultivars; resistance genes; Hunan;
【摘要】 利用来自日本、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和中国的10个稻瘟病菌单基因鉴别品种,将59个湖南稻瘟病菌株分别划分为20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为H531.1、H511.1和H501.1,对抗性基因Pi–CO39、Pita、Pi3、Pi12、Pia具有致病性。各个稻区生理小种组成和优势小种存在差异,其中,湘东、湘中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多样性指数较高,优势小种的变化最为明显,说明这2个稻区的抗源基因正逐渐变得匮乏,甚至丧失。鉴别品种C101LAC(Pi1)和C101A51(Pi2)对59个湖南稻瘟病菌菌株抗性频率均为100.0%,说明这些抗性品种(基因)可作为湖南稻区稻瘟病的抗源材料(基因),Pi1、Pi2可直接作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供体抗源基因。品种关东51(Pik)、C105TTP–4L23(Pi4–b)和C101PKT(Pita)在湖南各稻区的抗性水平表现存在差异,可以作为选择性抗源材料(基因)加以应用。
【英文摘要】 Fifty-nine isolates of Magnaporthe oryzae that collected in Hunan province were divided into 20 races based on the reactions to 10 monogenic differential cultivars from Japanese, IRRI and Chinese differential cultivars. Dominant races in the fungal population were H531.1, H511.1 and H501.1, which were virulent to rice cultivar with blast resistance genes Pi-CO39, Pita, Pi3, Pi12 and Pia. The composition of races and dominant races of blast pathogen in different rice cropping regions of Hunan were different....
【基金】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重大专项(2013FJ1008)
【更新日期】 2014-08-18
【分类号】 S435.111.41
【正文快照】 世界水稻产区每年因稻瘟病而导致水稻减产11%~30%[1–3]。近年来,中国稻瘟病每年的平均发病面积约为4.0×106 hm2,流行年份可达8.0×107 hm2,造成20~100万t稻谷损失[4–5]。倪宝凤[6]报道,1992年稻瘟病流行时,仅在湖南早稻穗瘟发病面积就高达3.0×105 hm2,造成1.57×105 t稻谷?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植物保护
   病虫害及其防治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稻病虫害
       病害
        侵(传)染性病害
         稻瘟病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