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孤雌拟长跗摇蚊实验室规模培养技术及生活史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A Laboratory Scale Fosters Technique and Life History Investigation of Paratanytarsus grimmii
【下载频次】 ★★★☆
【作者】 姜永伟; 卢雁; 丁振军; 杜晶; 王俊才;
【英文作者】 JIANG Yong-wei; LU Yan; DING Zhen-jun; DU Jing; WANG Jun-cai; Environmental Estimate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作者单位】 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 沈阳师范大学;
【文献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编辑部邮箱 2014年 05期  
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孤雌拟长跗摇蚊; 实验室培养; 生活史; 模式生物;
【英文关键词】 Paratanytarsus grimmii; laboratory fosters; life history; model biology;
【摘要】 研究了孤雌拟长跗摇蚊实验室连续规模培养技术,在恒温20、25、28℃条件下对其生活史进行了详细地记录。结果显示:槐叶-黏土培养基适于作为该种摇蚊的食物及筑巢来源。生活史方面,恒温20℃条件下,约25.5 d经历1个世代;恒温25℃,约19.5 d经历1个世代;恒温28℃,约15.5 d经历1个世代。又因该种生物对水质反应敏感,适于作为模式生物进行开发。
【英文摘要】 Laboratory continuous fosters technique of Paratanytarsus grimmii was studied,the life histories in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20 ℃,25 ℃ and 28 ℃ were recorded in detai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lture media of Huai leaves-glue soil was suitable for food and building nest source for this species. In the life history,one generation lasted about 25.5 days,19.5 days,25.0 days respectively under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20 ℃,25 ℃ and 28 ℃. Meanwhile,Paratanytarsus grimmii is sensitive for water quality and suitab...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课题(2013ZX07502001)
【更新日期】 2014-06-23
【分类号】 X832;X174
【正文快照】 当前我国水质监测的模式生物主要是鱼类和溞类,对于底栖动物的代表摇蚊幼虫的使用还处于空白和研究阶段,尚未建立起用于毒性实验标准的模式生物体系。众所周知,摇蚊幼虫是底栖动物的优势类群,对于水体生物监测意义重大,因此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摇蚊幼虫的连续规模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xxx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水质监测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环境生物学
    环境动物学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