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全(铸型)脑室出血外引流术系列技术改进研究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目的:对传统脑室外引流术进行系列技术改进,探讨不同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90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分别采取:A组(30例):传统额角穿刺单纯单侧脑室引流术。B组(30例):单纯双侧脑室引流术。C组(30例):改良额角穿刺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大池置管引流术。观察一次性脑室刺中率、引流时间、颅内感染率、死亡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改良额角穿刺法与传统额角穿刺法相比,一次性脑室刺中率(48/60,56/60,χ2=4.615,P=0.032<0.05)存在显著性差异。(2)三种引流方法引流时间(14.5±1.3;10.7±0.9;6.9±0.9,P=0.000<0.05)、颅内感染率(12/30,7/30,2/30,χ2=4.275P=0.018<0.05)、死亡率(16/30、10/30、6/30χ2=7.371,df=2,P=0.025<0.05)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良额角穿刺法比传统额角穿刺法更易刺中脑室,有利于减少医源性损伤。脑室联合腰大池穿刺置管加尿激酶灌注外引流术可以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重塑脑脊液循环通路,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引流时间、颅内感染率、死亡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文献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13年02期
  • 【分类号】R651.1
  • 【被引频次】9
  • 【下载频次】9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