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高寒地区冻土活动层温度场数值模拟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Thermal Regime of Permafrost Active Layer in Alpine Regions
【下载频次】 ★★★★★
【作者】 王俊智; 梁四海; 万力; 王海周;
【英文作者】 WANG Jun-zhi1; LIANG Si-hai1; Wan Li1; WANG Hai-zhou2(1.Schoo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The Fifth Team; Henan Nonferrous Geo-Exploration Bureau; Zhengzhou 450016;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文献出处】 人民黄河 , Yellow River, 编辑部邮箱 2013年 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冻土活动层; 相变; 数值模拟; 等效显热熔法; 高寒地区;
【英文关键词】 permafrost active layer; phase change; numerical simulation; equivalent-apparent heat capacity method; alpine region;
【摘要】 等效显热熔法是研究高寒地区冻土活动层温度场水文过程和生态变化的重要方法。通过引入描述冻土活动层饱和程度的参数,改进了等效显热熔法,使其适用于非饱和带。在假设土壤含水量不变,忽略水分对流和热源(汇)的前提下,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型模拟了黄河源区玛多县冻土活动层的温度状况。结果表明:改进的等效显热熔法是合理、可信的,可以用于高寒地区冻土活动层变化规律与机制的研究。
【英文摘要】 Thermal regime of permafrost active layer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on revealing 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ecological changes in Alpine regions.The equivalent-apparent heat capacity wa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tudy this issue.By introducing a parameter describing the saturation of the active layer,the equivalent-apparent heat capacity method was modified to be capable of unsaturated zone.On the premise of ignoring soil moisture convection and the source(sink) of heat,this paper utilized COMSOL Multiphysics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7219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0ZY12、2011YXL039)
【更新日期】 2013-05-16
【分类号】 P642.14
【正文快照】 高寒地区地下水的冻结与融化直接影响区域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1]。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寒地区冻土发生了退化现象[2]。冻土活动层温度场研究对于揭示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高寒地区的水文过程和生态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前,冻土温度的研究主要是?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天文学、地球科学
  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土质学
      冻土学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