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1–x)BiFeO_3-xBaTiO_3陶瓷的结构与电学性能研究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Structural,electric properties of multiferroic(1–x)BiFeO_3-xBaTiO_3 ceramics
【下载频次】 ★★★★★
【作者】 代海洋; 陈镇平; 薛人中; 李涛; 许继峰;
【英文作者】 DAI Haiyang; CHEN Zhenping; XUE Renzhong; LI Tao; XU Jifeng(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nd Physics;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450002; China);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技术物理系;
【文献出处】 电子元件与材料 ,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Materials, 编辑部邮箱 2013年 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BiFeO3陶瓷; BaTiO3添加量; 铁电性能; 漏电流; 电滞回线; 相结构;
【英文关键词】 BiFeO3 ceramic; BaTiO3 addition amount; ferroelectric property; leakage current; hysteresis loop; phase structure;
【摘要】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1–x)BiFeO3-xBaTiO3多晶陶瓷样品,研究了BaTiO3添加对BiFeO3陶瓷结构、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x由0增加到0.4时,样品的相结构由三方钙钛矿结构逐渐转变为立方结构,杂相有效消除;漏电流密度从1.1×10–5A.cm–2下降至1.1×10–7A.cm–2,相对介电常数提高了2.6倍,剩余极化强度增加了近20倍。
【英文摘要】 (1–x)BiFeO3-xBaTiO3(x=0–0.40) ceramic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The effects of BaTiO3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BiFeO3 ceramic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x increases from 0 to 0.40,the structure of BiFeO3 is changed from rhombohedral to cubic symmetry and the impurity phases are eliminated,while the leakage current density is decreased from 1.1×10–5 A? cm–2 to 1.1×10–7 A? cm–2.Th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remnant polarization for...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11175159); 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2010BSJJ030)
【更新日期】 2013-04-09
【分类号】 TM271
【正文快照】 铁磁电材料是一种同时具有(反)铁电性、(反)铁磁性性质的材料,并且该类材料的铁电性与磁性可以相互耦合,从而可能实现铁电性和磁性的相互调控[1-3]。因此,多铁性材料是一种新型多功能材料,在信息存储、自旋电子学、传感器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4-7]。BiFeO3(BFO)是目前为止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工业技术
  电工技术
   电工材料
    磁性材料、铁氧体
     磁性材料、铁磁材料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