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早期连续腰椎穿刺治疗的疗效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Efficacy of early consecutive lumbar puncture treatment in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fter embolization
【下载频次】 ★★★★
【作者】 韩金涛; 傅军; 李选; 王昌明; 翟国钧;
【英文作者】 HAN Jin-tao; FU Jun; LI Xuan; WANG Chang-ming; ZHAI Guo-jun(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nd Vascular Surgery;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
【文献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Health Sciences), 编辑部邮箱 2013年 04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脊椎穿刺;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颅内动脉瘤; 治疗结果;
【英文关键词】 Spinal punctur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tracranial aneurysm; Treatment outcome;
【摘要】 目的:总结腰椎穿刺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栓塞术后治疗的指导性意义。方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自2002年12月至2011年9月收治破裂颅内动脉瘤行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3例,术后第1日起每日行腰椎穿刺治疗,测脑脊液压力,缓慢引流脑脊液。依腰椎穿刺结果决定血压的控制、脱水及补液治疗方案。结果:死亡2例,存活的41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脑梗死及梗阻性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梗阻性脑积水自行缓解,其余39例患者恢复良好,平均随访(26.0±5.8)个月,无新发神经系统症状。结论: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早期腰椎穿刺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术后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英文摘要】 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significance of lumbar punctures in remedy for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 after embolization.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2 to September 2011,43 cases of aSAH underwent aneurysm embolization at 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and vascular surgery,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After the embolization,consecutive lumbar punctures were undertaken everyday,by which we measured proper cerebrospinal fluid pressure and slow drain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In accordanc...
【更新日期】 2013-09-16
【分类号】 R743.35
【正文快照】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成人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发病率约为6/10万至16/10万,占全部卒中的5%~15%[1-2],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导致SAH的最常见原因,国内报道比例约为30%~83.99%[3-4]。虽然早期进行动脉瘤腔内栓塞治疗能有效地减少再出血的风险,但SAH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医药、卫生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
    脑血管疾病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蛛网膜下腔出血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