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创伤后颅内进展性出血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王笃前于守永钱纪银徐勇林爱明刘佳祺

【机构】 扬中市人民医院脑外科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创伤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及超敏C反应蛋白与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PHI)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PHI组41例,对照组13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质量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对PHI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PHI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血浆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质量浓度与PHI发生的关系。结果:PHI组D-二聚体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49±3.45)mg/L,对照组为(4.16±3.15)mg/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I组超敏C反应蛋白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质量浓度与PHI的发生有关(OR=1.135,95%CI 0.940~1.299,P=0.03和OR=1.005,95%CI 0.740~1.159,P=0.02)。ROC曲线显示D-二聚体质量浓度的最佳临界值为4.15 mg/L,此时灵敏度为78%,特异度为70%;当D-二聚体质量浓度大于4.15 mg/L时,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率将高达73.5%。结论: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质量浓度可作为颅内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一个预判指标。

  • 【文献出处】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Medicine Edition) , 编辑部邮箱 ,2012年06期
  • 【分类号】R651.15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3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