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大兴安岭泥炭地1300年来泥炭藓孢子和炭屑记录及其指示意义
The Records of Sphagnum Spore and Charcoal in the Peatland of Daxing’an Mountain since 1300 Years and Their Paleoenvironment Implication
【摘要】 <正>火作为生态环境中敏感的因子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公众的关注。火使植被的组成、结构、多样性及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土壤理化性质、大气成分及碳氮循环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火-植被-气候间复杂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很多研究表明火对泥炭沼泽的影响显著,火使沼泽变干,改变局地小气候,影响沼泽的自然发育过程。大兴安岭是我国寒温带针叶林分布的主要区域,也是火险高发区,区内典型贫营养泥炭沼泽广泛发育。林火发生后,一般在泥炭沼泽边缘熄灭。但在高强度林火及特别干旱的季节,泥炭沼泽地会发生地表火甚至地下火,地表植被被焚烧,从而影响植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1072121和40772104)资助
- 【文献出处】 第四纪研究 ,Quaternary Sciences , 编辑部邮箱 ,2012年03期
- 【分类号】P534.45;Q948
- 【被引频次】14
- 【下载频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