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关闭
萍乡核不育水稻的新恢复系及遗传分析  
   推荐 CAJ下载 PDF下载
【英文篇名】 New Restorer Line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Pingxiang Dominant Genic Male Sterile Rice
【下载频次】 ★★★☆
【作者】 王坚; 杨晓杰; 裴庆利; 王春连; 刘丕庆; 赵开军;
【英文作者】 WANG Jian 1; 2; YANG Xiao-Jie 1; PEI Qing-Li 1; WANG Chun-Lian 1; LIU Pi-Qing 3; and ZHAO Kai-Jun 1; 1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Breed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National Key Facility for Crop Gene Resource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2 Crop Institute of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750105; 3 College of Agricultur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5;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 广西大学农学院;
【文献出处】 作物学报 , Acta Agronomica Sinica, 编辑部邮箱 2011年 03期  
期刊荣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方阵  CJFD收录刊
【中文关键词】 萍乡核不育水稻; 恢复系; 显性上位作用;
【英文关键词】 PDGMSR; Restoring lines; Epistasis;
【摘要】 在构建萍乡核不育水稻显性核不育基因定位群体时,我们意外发现一些前人报道的保持系表现出恢复性,为此本试验对这几个品系与萍乡核不育水稻杂交后代育性分离做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萍乡核不育水稻不育单株与可育单株杂交F1代的不育株与可育株按1:1分离,高温自交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按3:1分离。萍乡核不育水稻不育单株分别与桂99、特青和9311BB23杂交,它们的F1代均可育,表现恢复性。由F1代产生的F1:2家系中出现全可育群体和育性分离群体的比例为1:1。其中育性分离群体中不育株与可育株按3:13进行分离。从育性分离的F1:2家系中的可育株自交产生的F2:3家系出现全可育群体和育性分离群体的比例为7:6。这些分离规律表明,桂99、特青和9311BB23具有恢复基因,并对萍乡核不育水稻的显性核不育基因表现出显性上位作用,能抑制显性不育基因的表达,从而使不育性转变为可育。
【英文摘要】 In construction of Pingxiang Dominant Genic Male Sterile Rice(PDGMSR)sterile gene mapping population,we found some reported maintainer lines shown the fertility restoration ability.Thus,this study systemly analyzed the fertility separation of F1,F2 and F3 populations of the crosses between the PDGMSR and the reported maintainer lines.We observed that the progenies from sib-crosses between male-sterile plant and fertile plant of the PDGMSR were always segregated in a ratio of 1 male-sterile to 1 fertile.The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10Z1B7);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0984)资助
【更新日期】 2011-04-27
【分类号】 S511
【正文快照】 1978年颜龙安等[1]发现水稻显性核不育特性,并将具有这一特性的材料命名为“萍乡核不育水稻”,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水稻,将控制这一特性的基因定名为Ms-P。在过去的30年,有许多学者分别从细胞学特征[2-4]、败育生理生化[5-6]、不育性遗传规律[7]、显?

xxx
【读者推荐文章】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点击下列相关研究机构和相关文献作者,可以直接查到这些机构和作者被《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收录的其它文献,使您全面了解该机构和该作者的研究动态和历史。
【文献分类导航】从导航的最底层可以看到与本文研究领域相同的文献,从上层导航可以浏览更多相关领域的文献。

农业科学
  农作物
   禾谷类作物
   
  
 
  CNKI系列数据库编辑出版及版权所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知网技术服务及网站系统软件版权所有: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其它数据库版权所有:各数据库编辑出版单位(见各库版权信息)
京ICP证04043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