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阴火论”之我见
【摘要】 李杲,字明之,元代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东垣为真定古地名,故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人称李东垣。从学于易水张元素,著《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脾胃内伤学说是李杲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而“阴火论”、“甘温除热法”,以及在有关方剂的创制上,也是李杲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及研究相关资料,兹就“阴火”的来源和治疗择要论述如下。1阴火的来源东垣的“阴火”渊源于《素问》“阴虚生内热”之文。如《调经论》云:“阴虚生内热奈何?有所劳倦,行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他从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饮食劳倦,内伤发热,正是《素问》所述的病变过程。其阴虚之义,即内
- 【文献出处】 浙江中医杂志 ,Zhe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3期
- 【分类号】R249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