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12例的护理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下肢静脉特别是腓肠肌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致血液运行障碍,从而出现了患肢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孕妇产后或剖宫产后因长时间卧床及肢体挤压伤等易形成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容易引起肺栓塞,肺栓塞目前是发达国家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一旦发病,若不及时抢救与治疗,患者将在短时间内死亡,如果抢救及时,病死率可降至8%[1],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0.61%~1.5%[2]。我科2003-01-2007-12共发生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非手术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3~38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3例。自然分娩发病者2例,剖

  • 【文献出处】 慢性病学杂志 ,Chronic Pathematology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9期
  • 【分类号】R473.71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33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