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时期我国个体反社会性犯罪防控体系建构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刘琪陈晓娟何卫卫

【机构】 山东警察学院专业基础教研部

【摘要】 个体反社会性犯罪是我国近年来频发的一种个体仇视、报复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的恶性犯罪,具有犯罪成员的个体性和低层次性、犯罪起因的简单性和多样性、犯罪目的的报复性、犯罪手段的极端性、犯罪侵害对象的不确定性及犯罪后果的恐怖性等特点。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是该类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弱势群体为该类犯罪提供了主体条件,人格缺陷是该类犯罪产生的心理原因,社会安全防范体系中的漏洞为该类犯罪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新时期我国个体反社会性犯罪,应建构由社会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构成的宏观预防与由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和个体预防构成的微观预防相结合的综合犯罪预防体系。

【关键词】 个体反社会性犯罪社会防控体系
【基金】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08WD52
  • 【文献出处】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su Police Officer College , 编辑部邮箱 ,2010年05期
  • 【分类号】D917.6
  • 【被引频次】7
  • 【下载频次】237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