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副癌性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研究进展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柏雪张丕逊

【机构】 山西省人民医院

【摘要】 Orzechowski于1913年将“与注视方向无关的双眼完全性无节律地快速、冲动性和多向性的不规则异常眼球运动”命名为斜视性眼阵挛(opsoclonus)。此后发现斜视眼阵挛可作为神经症状单独存在,也可与肌阵挛(头、躯干、四肢、软腭、咽喉、横膈)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并存,故又称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小脑性共济失调综合征。1病因与发病机制本病的发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因部分合并乳腺癌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存在抗-Ri抗体,后者在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尚未阐明。但当患者出现斜视性阵挛和小脑共济失调时,抗-Ri抗体的存在常提示有潜在的乳腺癌。本病的损害部位有可能在脑桥中央网状结构内,该处有两种运动神经元与快速

  • 【文献出处】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08期
  • 【分类号】R730.6
  • 【被引频次】2
  • 【下载频次】181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