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南海西缘断裂带右行走滑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Geodynamic mechanism of dextral strike-slip of the western-edge faul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摘要】 收到日期:2007-11-18;修改日期:2008-11-271引言南海西缘断裂带,北端始于17°30′N附近的海南岛南部,往南延伸止于北西走向的卢帕尔断裂,南北延伸长度约达1 600 km,十分壮观(见图1)。该断裂带除了其名称和延伸长度在不同研究者的文章中各有所不同[1—4]之外,其名称和作用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早已成习惯,如在《亚洲地质》[5]一书和杨树康等[1]、陈国达[4]等许多著名科学家的论著中不断地得到了应用。该断裂带的构造地位和作用得到地学界的普遍重视,到目前为止地学界基本上认为它就是印支亚板块与南海亚板块之间的区域性边界断裂。对于该断裂带的形成时代和右行
【关键词】 南海西缘断裂带;
右行走滑;
地球动力学;
【Key words】 western-edge faul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dextral strike-slip; geodynamics;
【Key words】 western-edge fault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dextral strike-slip; geodynamics;
【基金】 国家“八六三”专项2006AAOZ239(近海底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 【文献出处】 海洋学报(中文版)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01期
- 【分类号】P738.1
- 【被引频次】11
- 【下载频次】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