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基于功能性标记和测序发掘携带有S5n基因的水稻新种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具有强大的生物学优势,但杂种F1普遍高度不育,难以直接利用.S5n基因可以克服由S5基因座位互作引起的杂种不育性.目前S5n基因已被成功克隆,该基因功能区存在大片段的缺失DNA,为快速并准确发掘携带有S5n的水稻新种质提供基础.本文将S5n基因序列与日本晴相对应序列进行比对,在S5n基因缺失DNA的两端设计引物,对已知携带有S5n和不携带有S5n基因(但携带有S5i或S5j)的水稻材料进行PCR扩增检测,建立S5n基因的功能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我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进行检测,其中有10个品种的S5座位中存在DNA片段缺失,这些品种可能携带有S5n基因.这些品种包括毫补卡、小红谷、老造谷、三磅七十箩、木邦谷、魔王谷内杂、饭毫皮、飞蛾糯2、包协-7B和特青选恢等,其中除三磅七十箩和老造谷外,其余的8个品种均未见报道携带有S5n基因.对存在缺失DNA的10个品种的扩增片段进行测序,发现全部品种S5座位的缺失DNA片段都与02428和零轮(已知携带有S5n)的一致,说明这10个品种S5座位的基因也是没有功能的,证明确实存在S5n基因.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批准号:U0631003)
  • 【文献出处】 科学通报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15期
  • 【分类号】S511
  • 【被引频次】15
  • 【下载频次】429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