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七氟醚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七氟醚用于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嗜铬细胞瘤切除术麻醉的比较。方法24例择期行肾上腺切除术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肾上腺皮质腺瘤(C组)12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组)12例。以雷米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复合七氟醚用于麻醉维持。观察两组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手术开始、探查肿瘤、结扎肿瘤血管、切下肿瘤、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自主呼吸恢复及呼之睁眼时间。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P组SBP探查肿瘤时明显升高,结扎肿瘤血管、切下肿瘤、手术结束时明显下降(P<0.05),DBP气管插管前即刻、气管插管、结扎肿瘤血管、切下肿瘤、手术结束时明显下降(P<0.05),HR在气管插管、手术开始时下降(P<0.05)。C组SBP、DBP在麻醉中除探查肿瘤时,均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HR手术开始时低于麻醉前(P<0.05)。两组间比较,探查肿瘤时,P组SBP明显高于C组(P<0.05),手术开始至肿瘤切下期间,P组HR明显快于C组(P<0.05)。麻醉中P组8/12患者除使用麻黄碱外,需复合其他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C组3/12患者使用麻黄碱,其他患者未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停用雷米芬太尼(9.1±4.2)min自主呼吸恢复,(11.5±5.2)min呼之睁眼。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七氟醚用于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麻醉,对控制血压、心率安全有效,易于调控,诱导过程平稳,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发生率低,术中循环功能、麻醉深度的维持可控性好,在肾上腺皮质腺瘤切除术时尤为明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时需复合血管活性药物才能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该三药起效快,消除快,停药后麻醉恢复所需时间短。
- 【文献出处】 海南医学 ,Hainan Medical Journal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02期
- 【分类号】R614
- 【被引频次】1
- 【下载频次】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