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摘要】 痛风(gout)为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及关节周围和皮下组织,关节炎反复发作,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常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伴随发生。继发性痛风可由肾脏病,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药物等多种原因导致高尿酸血症所致。近几年来,中医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总结如下:1中医学对痛风的病因病机认识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早,中医“痛风”一词最早见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中。《济生方.痹》曰:“皆因体虚
- 【文献出处】 光明中医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9年06期
- 【分类号】R259
- 【被引频次】4
- 【下载频次】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