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药研究中大孔树脂型号与规格的选择应用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摘要】 1概述大孔树脂是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末合成了大孔离子交换树脂,是离子交换树脂发展的里程碑,60年代合成了大孔吸附交换树脂,并于70年代末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分离,但我国直到80年代末才开始用于中草药工业化规模的生产和应用。据作者所知最早是用于绞股蓝、银杏叶等中草药中总皂苷、总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分离应用,为从中草药中分离精制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大限度地去粗取精,发挥了良好的作用[1-3]。因此这项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类中草药有成分及中药复方有效部位的现代化研究中。大孔吸附树脂(M acroprous absorption resin)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是近30年代

【基金】 国家科技部功关计划课题,任务书编号:2004BA721A41;湖北省科技攻关课题(S11)
  • 【文献出处】 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08期
  • 【分类号】R284.2
  • 【被引频次】26
  • 【下载频次】942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