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隋唐时期华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稻作

  • 推荐 CAJ下载
  • PDF下载
  • 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作者】 李增高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摘要】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在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统一,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事得以停止,南北民众获得修养生息,尤其唐代建立起继秦汉之后,在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强大的封建王朝,在近三百年的历程中,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灿烂,是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隋唐两代又都很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开凿的水利工程,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本文就此期间华北地区的农田水利与稻作的发展状况,进行论述。一、隋代时期(公元581—618年)北周大象三年(公元581年),杨坚逼周静帝宇文阐(衍),以“禅让”的方式,代周立隋,杨坚是为隋文帝,改元开皇,仍都

  • 【文献出处】 农业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 编辑部邮箱 ,2008年04期
  • 【分类号】K242
  • 【被引频次】6
  • 【下载频次】320
节点文献中: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